2021年 “同心、同力、同行” 论坛
今年“同心、同力、同行”论坛的主题为“ 可持续思维支持可持续商业”,论坛期间举办了各类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研讨会,以及与多样性和包容性及可持续发展主题相关的高级别专题讨论会和主题演讲,对与会者而言,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除此之外,嘉宾们还能在我们会场外的项目展台与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公益企业建立联系。
今年“同心、同力、同行”论坛的主题为“ 可持续思维支持可持续商业”,论坛期间举办了各类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研讨会,以及与多样性和包容性及可持续发展主题相关的高级别专题讨论会和主题演讲,对与会者而言,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除此之外,嘉宾们还能在我们会场外的项目展台与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公益企业建立联系。
中国德国商会|上海执行商会经理温歌乐博士和“同心、同力、同行”评委兼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杨晔主持开幕,中国德国商会|上海执行董事马铭博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科学技术部负责人孔瑞超先生致辞。研讨会结束后,复星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继续发表论坛主题演讲。他分享了复星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和参与方式,并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中国德国商会 | 上海执行商会经理
2016年10月,温歌乐博士被任命为中国德国商会 | 上海执行商会经理,负责管理商会的会员组织。温歌乐博士拥有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和维也纳大学中国研究学士学位。此前,温歌乐博士任职于上奥地利州政府的经济机构——上奥地利商务局,负责管理中国和东欧的国际业务拓展项目。
近年来,多样性和包容性一直是许多大企业的热门话题,这点毋容置疑。兼容并蓄的多元化员工团队有诸多优势,例如保持率更高、员工表现更出色及参与率更高。多样性和包容性也是中小型企业(SME)实现这些优势并发掘更多优势的优先工作。
通过本次研讨会,嘉宾们了解到:
当天研讨会结束前,SAP大中华区APJ/GC任务控制中心副总裁兼负责人Sebastien Denes还参与了嘉宾访谈环节。
与我们的智库合作伙伴Diversity & Inclusion Consulting合作
Diversity & Inclusion Consulting(DNIC)是一家支持职场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企业顾问和培训咨询公司。我们的使命是打造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职场,让每个拥有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人都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D&I Consulting执行董事
Charlene Liu出生于马来西亚,曾在美国、新加坡生活,现居住于中国上海。她是一名工程师、社会变革者和社区建设者。她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拥有电气工程理学士学位,在电子和半导体行业的不同领域拥有20年工作经验,熟悉从设计、工程、制造到销售和营销的各个环节。她还在普华永道担任活动、企业创新和管理咨询等工作,拥有丰富的经验。Charlene在社区领导、商业活动管理及多样性和包容性宣传方面拥有16年的经验。2009年参与创办上海骄傲节,一个旨在促进多元化的志愿者活动;2014年参与创办活动管理公司“Q-Events” ;2016年与朋友联合创立专注科技领域的女性社会影响力平台Ladies Who Tech,并于2019年加入D&I Consulting。目前,Charlene在D&I Consulting全职工作,为大中华区和该地区的所有人打造具有包容性的职场。
全球的残障人口数量超过10亿。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残障者比以往更加活跃,然而参与工作仍然是一个挑战,就业率依然很低。10亿残障者应当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现有的障碍亟待被打破。让我们敞开双臂,接受残障者成为公司的消费者、客户,雇员以及管理者。这将惠及我们身边的人以及这个社会。
通过参加这次研讨会,嘉宾们了解到:
与我们的智库合作伙伴太仓中德融创工场合作
太仓中德融创工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残障者包容性就业。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通过从事某种职业来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融入社会主流。截至2021年,中德融创工场已经雇佣了37名全职智障员工。我们为愿意雇佣残障者的公司提供培训和支持服务,分享我们的专业知识,并让更多的公司和行业对残障者具有包容性。截至今日,已有来自其他公司的27名残障者曾得到过“融合咨询”的支持。来自20家企业的250人参加了研讨会,以帮助改变人们对残障者的看法和态度,向实现包容性就业迈出第一步。
太仓中德融创工场项目开发经理
作为项目开发经理,王丽负责融合学院和咨询项目。她设计并实施了与残障相关的教育项目,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的认识。在加入中德融创工场前,王丽曾担任纪录片导演,拍摄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不同社会问题的短片。
尽管全球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开始接受企业社会责任(CSR)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但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和高管往往难以为中国制定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愿景。对许多人来说,障碍是他们的资源有限,中小企业需要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业务”,但对许多人而言,从小处着手并找到激励和赋能员工的方法,是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现实的第一步。
如何建设一个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愿景和团队,如何从灵感转化为行动,研讨会分享了以下经验:
与我们的智库合作伙伴集思共利合作
集思共利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则之上,即多个利益相关方有义务共同努力,为亚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集思共利帮助客户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发现机遇。
集思共利执行总经理
Richard是集思共利的执行总经理,也是HandsOn China的创始人以及南卫理工会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创新兼职教授。在改变始于一步的信念推动下,过去20年里,Richard Brubaker一直在亚洲努力参与、激励和帮助周围的人迈出第一步。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实现领导力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以及重新调整旧模式,抓住新的机遇,Brubaker的工作核心是建立知识基础、理解核心问题、吸引利益相关方以及竭尽全力向前迈进。到目前为止,Richard已经管理了200多个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这些项目侧重于解决亚洲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挑战。Richard拥有雷鸟全球管理学院国际管理硕士学位,并担任上海美国商会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副主席。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正在逐渐被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所关注。主要经济体如中国和欧盟都公布了碳中和目标的野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致力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这些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遵从这些环保法律。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法律设置了一条约束自身行为的底线。除此之外,如果以创新视角在环保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企业所推崇的环保理念也能够成为一个新的竞争优势
本次研讨会的题目:
与我们的智库合作伙伴阿登纳基金会和商业生态工作室合作
阿登纳基金会
阿登纳基金会(KAS)与德国现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关系密切。在德国,16个地区办事处举办丰富多样的会议和活动。阿登纳基金会海外办事处负责监督12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项目。基金会总部位于波恩附近的圣奥古斯丁和柏林。阿登纳基金会上海代表处于2001年成立。中国国家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中德彼此的了解和伙伴关系,促进两国在科学、经济、技术和社会学领域的双边交流。此外,基金会旨在为中国改革进程的可持续成功做出贡献,并帮助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关系网络。
商业生态工作室
自2011年以来,我们工作室始终致力于可持续商业和创新领域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我们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关于绿色经济的杂志。我们为公众教育和专业人员赋能撰写专题报道、举办公开展览、制作和举办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短片及研讨会。
阿登纳基金会项目经理
自2016年8月以来,庄呈展一直担任上海阿登纳基金会的项目经理。他是一位资深政策专家,在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分析方面拥有多年经验。他在公共政策方面的专长包括与气候变化、地缘政治风险和中欧关系以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机构相关的政策转型。他在阿登纳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为欧洲学术界、智库和思想领袖群体提供服务,与中国相关的智库、国立大学及政府部门建立不同的对话机制,从而建立和加强中欧之间的相互对话、合作和信任。庄博士在德国波恩大学获得政治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
在高级别专题讨论会上,来自德国公司的代表讨论他们公司二氧化碳减排的总体方法,以及计划如何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的脱碳。